许家父子松口气 世茂集团境外债重组获香港法院批准
观点网 在经历了32个月的困难后,世茂集团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终于获得了香港法院的批准。
在2025年2月底的债权人会议上,世茂宣布其境外债务重组计划已获得大多数计划债权人的支持,其中95.39%的债权人表示赞成。集团寻求高等法院对该计划的批准,聆讯时间定于2025年3月13日。
如期而至,2025年3月13日上午,世茂的境外债务重组计划成功获得香港法院的批准。
重组的漫长之路
在取得债务重组进展之前,世茂集团一直面临自2024年启动重组方案以来的清盘申请困扰。2024年4月,其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中国建设银行(亚洲)有限公司于4月5日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针对其清盘申请,涉及金额高达15.8亿港元。
世茂对此表示,“该申请并不代表公司境外债权人及其他相关方的共同利益,为保护相关方的权益,世茂集团将全力反对该申请,并持续推进境外债务重组以实现最大化的价值。”
为回应市场的关注,世茂在两天后发布公告,表示将视境外重组的进展情况考虑向高等法院申请认可令。高等法院初步将该申请的听证时间定于2024年6月。
建设银行的这一举动反映了部分债权人对其债务重组方案的强烈反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国建设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达到481.58亿元,同比增长145.53亿元;其不良贷款率上升至5.64%。
在首次聆讯的前一天,世茂宣布提出更为优越的重组条款,以期获得债权人的支持,随之清盘的聆讯日期也被不断推迟。
终于在2024年12月2日,世茂集团执行董事兼总裁许世坛在公告中透露,已有79%的债权人同意加入境外债务重组计划。
依照香港法律,若重组方案获得75%以上的债权人支持,法院方可批准并生效,满足法庭程序条件。危机暂时缓解,同日,建设银行方面也一致同意撤回针对世茂的清盘申请。
随后在2025年1月,名为深化连盛投资的香港公司向高等法院再次提出对世茂的清盘申请,涉及约人民币2.58亿元的担保问题。
一个月后,经双方达成一致,高等法院决定撤回此清盘申请。
重见光明
随着境外债务重组方案的获批,世茂集团终于破茧而出。
回顾整个过程,世茂集团付出了诸多努力。在爆雷后的17个月里,世茂于2024年发布了债务重组初步方案,随后在同年3月推出了境外债务重组的详细计划,其中包括四个选项:短期工具、长期工具、强制可换股债券以及不同工具组合。
在短期工具选项中,债权人可以获得本金金额等值的短期票据或贷款,期限为6年,利息则以现金或实物支付,年利率分别为5.0%和6.0%。短期工具将在第4、5、6年进行强制赎回或偿还,成为众多债权人优先选择的方案。
为了鼓励债权人积极参与重组,世茂还提供了早鸟同意费和一般同意费两种激励方式。
通过这项债务重组计划,世茂的境外债务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世茂的总借贷额约为2566.03亿元,较2023年末的2639.63亿元减少了73.60亿元。其中,银行借贷及其他金融机构借贷,以及债券的到期金额达1532.57亿元,占总借贷的59.73%;优先票据金额为483.34亿元,占比18.84%。
截至2024年中期,世茂的现金及银行存款(包括受限制现金)总额约186.77亿元,较2023年末的214.32亿元减少约27.55亿元,其中受限制现金约57.98亿元及预售监管资金约60.11亿元。
世茂集团表示,重组将有助于减少整体债务负担,降低债务压力,提高资产净值并改善整体财务状况。由于重组中的各项工具期限均超过一年,重组完成后,总额为11,453,786,379美元的相关债务将重新分类为非流动负债,从而改善公司的流动资金状况。
换句话说,世茂集团的债务及流动性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未来的发展将更加顺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和数据来源于观点网的公开信息整理,使用前请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