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切割接近完成 走到台前的红星控股申请重整
观点网 建发入主之后,红星美凯龙还在诸多调整中向上挣扎,寻找破局机会。但未等到经营企稳,该公司的二股东先敲起了“退堂鼓”,甚至在未来一段时间都自顾不暇。
6月12日,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红星美凯龙”)的第二大股东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红星控股”)向法院申请重整。
在红星控股披露的公告中,该公司近年来受到前期重资产运营模式、融资成本高企,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现金流日趋紧张。“目前,公司面临债务清偿困境,存在可能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形。”
红星控股表示,已于6月7日正式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递交申请重整。
援兵难救
红星美凯龙于2015年、2018年分别在香港联交所、上海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家居零售行业第一家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
在相当长的历史中,红星控股为红星美凯龙的大股东。2019年获得阿里巴巴战投后,阿里成为红星美凯龙的第二大股东,但对于红星美凯龙的控制权,对方并未表现出过多兴趣。
作为上市平台,红星美凯龙承载了更多的市场关注,红星控股则以母公司的身份存在,主要负责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公开发债等。这也一不留神,就让红星控股的债台高筑。
直到近年,由于内外部等多重原因,红星控股先后将负责地产业务的红星企发,以及家居商场业务的红星美凯龙控制权让渡,市场也更倾向于将红星系的母子公司拆开来单独看。红星控股的经营情况也随之受到更多重视。
据观点新媒体此前报道,2017-2019年末和2020年9月末,红星控股的负债总额分别为1083.93亿元、1479.73亿元、1680.96亿元及1860.84亿元,资产负债率逐步走高,为67.46%、71.86%、71.93%和72.95%。
而据最新公告,截至2023年末,红星控股合并口径总资产341.46亿元,同比减少近80%;总负债325.25亿元,同比减少71.6%;净资产为16.22亿元,同比减少97.1%。
同期,营业收入138.89亿元,同比减少34.1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1.74亿元,同比增加231.13%;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12亿元,上年同期为40.91亿元,同比减少97.3%。
骤减的营业收入,让红星控股更难以为继。
另一方面,在2021年,远洋是红星的头号救兵。首先在年初3月,红星地产宣布与远洋资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红星地产将引入远洋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
到这一步,红星控股可能也会看到新的机会。虽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福祸相依。……
红星控股已完成“H20红星2”截至2023年1月21日的利息50%的兑付,以及剩余应付利息的50%已展期;已完成“H20红星3”截至2023年5月29日的利息50%的兑付……
DM查债通数据显示,目前6只债券的存续金额共计约为92.09亿元。
事实上,在红星控股看来,……
那也就意味着红星控股核心资产将面临严重贬损,债权人的整体清偿利益和公平清偿利益也将受损。
如法院最终裁定重整,则红星控股将依法进入重整程序,进入重整程序与各只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中约定的相关条款以及前期债券持有人会议通过的展期议案不存在冲突。……
按照红星控股的说法,在进入重整程序后,所有尚未到期的公司债券将停止计息并于受理之日提前到期,公司债券已办理的股权质押的增信资产均……
也因此,红星控股认为,……
在红星控股披露向法院申请重整的公告后,6月12日,上市平台红星美凯龙也分别发布关于公司第二大股东申请重整的提示性公告/内幕消息。
公告提及,公司第二大股东红星控股因自身债务清偿困境已于6月7日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申请进行重整。……
关于对上市平台的影响,……
明确的“割席”在此时看起来有些公事公办的冷漠,但也是足以安稳市场的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