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news 正文
目录

传贝莱德断贷剥离北岸长风 上海写字楼次中心市场竞争加剧

news2025-03-12 01:4510254763
观点网 2月13日报道,贝莱德公司旗下的一只基金因为未能按时偿还贷款,已将位于上海的一栋办公楼交付给渣打银行。消息显示,贝莱德旗下基金在2023年贷款到期时,曾申请展期一年,但在第一次展期结束后,贝莱德拒绝了进一步的延期申请,最终放弃了这项位于上海的写字楼资产。 该办公楼资产包括位于上海普陀区的北岸长风E幢和G幢写字楼,建筑总面积约为2.78万平方米。 截至...

观点网 2月13日报道,贝莱德公司旗下的一只基金因为未能按时偿还贷款,已将位于上海的一栋办公楼交付给渣打银行。消息显示,贝莱德旗下基金在2023年贷款到期时,曾申请展期一年,但在第一次展期结束后,贝莱德拒绝了进一步的延期申请,最终放弃了这项位于上海的写字楼资产。

该办公楼资产包括位于上海普陀区的北岸长风E幢和G幢写字楼,建筑总面积约为2.78万平方米。

截至发稿时,贝莱德与渣打银行尚未对此事件发表任何评论。

上海写字楼面临挑战

贝莱德在接手北岸长风的第七年,未能预想到通过违约断贷的手段将其从资产中剥离。

该项目是贝莱德在中国内地市场上的第二个商业地产投资,2018年通过仲量联行以1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保德信金融的房地产子公司。这笔交易当时被解读为贝莱德对上海办公空间需求增长的信心。

交易对手保德信金融旗下的全资子公司PGIM Real Estate,早在2016年便以8.3亿元的价格从亚腾资产管理手中收购了这两栋写字楼。彼时,这两栋写字楼的价格曾一度下降22%,仅为6.48亿元,而PGIM依然以溢价将其购入,并在仅持有两年后,以12亿的价格转手给贝莱德,带来了44.6%的可观回报。

交易完成后,PGIM Real Estate亚太区负责人Benett Theseira曾表示,该交易成功得益于当时恰逢内地商业房地产市场的崛起。对比PGIM的成功,贝莱德却在这两栋写字楼上遭遇损失。12亿的收购资金中,7.8亿为渣打银行所借。

在2023年贷款到期后,贝莱德选择续贷一年,并启动了对北岸长风的出售。2024年,贝莱德以七折价格对外出售,总价约为8.4亿元,然而未找到接盘方。贷款到期后,贝莱德没有选择续贷,而是允许渣打银行没收这两栋写字楼。

由此,渣打银行以7.8亿的价格购入两栋写字楼,单价从4.3万降至2.8万每平方米。

在剥离北岸长风后,贝莱德在上海的另一栋写字楼资产仍在手中,名为上海中港汇大厦。贝莱德在2017年以13.7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建筑总面积为31,700平方米的中港汇大厦,此项目与北岸长风同在普陀区,且收购时间也是接近的,单价同样为4.3万元。

尽管当时两个项目的收购单价相似,但七年后,两者的租金水平却显著拉开差距。北岸长风的较低租金水平使贝莱德最终放弃该项目成为重要原因。

根据相关信息披露,2024年北岸长风的租金已经降至每天3.2至5.8元/㎡,而物业管理费为11元/㎡/月,已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然而,上海中港汇大厦的租金为6.5至7元/㎡/天,管理费则为21元/㎡/月,保持了良好的租金水平。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贝莱德总资产达到了1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2024年总营收20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归属公司净利润为63.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8%。

这次在上海的损失似乎不会对其全球资产管理规模产生重大影响。

次中心市场的变动

2025年1月,中邮保险正式签署了对上海博华广场不动产专项基金的投资协议,完成了一笔超百亿的重磅交易,为写字楼市场带来了积极信号。然而,贝莱德的断贷事件又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市场现实,写字楼市场的分化趋势或将在2025年进一步加剧。

2024年,上海成为全球最大的办公楼市场,甲级写字楼总存量已达1717万平方米。供需失衡和租金压力依旧存在,区域分化和产业需求变化对写字楼市场形成新的挑战。

根据世邦魏理仕的数据,2024年上海写字楼市场共录得12个新供应项目,总计7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2%。其中,甲级写字楼新增供应约37万平方米,多数项目推迟入市,新入市项目主要集中在淮海中路、徐汇滨江、浦东世博、世纪大道和五角场等核心及次核心区域。

仲量联行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办公楼的净吸纳量为47.6万平方米,与2023年持平。

相比之下,北京2024年新增写字楼供应量仅为27.3万平方米,约为上海的三分之一;截至2024年底,北京的甲级写字楼总存量约1288万平方米,仅为上海的四分之三。

由此可见,上海写字楼市场的供需矛盾正逐步加剧,2024年第三季度,上海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达到22.2%,超出了国际公认的20%的“警戒线”;到第四季度末,上海甲级写字楼的平均空置率小幅上升至19.6%。

从租金来看,四季度上海甲级写字楼的平均租金环比下降1.2%至6.54元/㎡/天,而一向被视为商业核心的南京西路板块租金也跌破10元,上海核心区域的平均租金已全部回归至单价时代。

为了维持核心区域办公楼的稀缺性,2024年上海约70%的新增办公供应集中在次中心区域,这一变化打破了过去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小陆家嘴、虹桥、徐家汇及人民广场等核心区域90%供应的局面。

因此,次中心区域的租赁竞争显著加剧,根据高力国际的统计,上海18个次中心区域中,有13个的空置率超过了20%。

在核心区域市场中,外滩、新天地和中山公园的空置率与2023年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而人民广场、南外滩和虹桥&古北的空置率则出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南外滩的空置率降至4.5%,成为全市最低。

中邮与贝莱德两宗写字楼的动态反映出,上海写字楼市场进入了加剧的两极分化阶段,位于优质地段的高品质写字楼项目依然具备市场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来源于观点网整理的公开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自行验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ezilouchuzuwang.cn/news/11697.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