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news 正文
目录

北京发布首份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

news2024-10-27 10:01590970
IT之家最新消息显示,《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在10月26日发布,详细规定了人工智能在6大主要教育领域29个典型场景的应用标准,以指导学校和师生有序开展应用实践。两个重点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任务已经启动,让新技术更好地融入教育领域。该指南是北京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首次委托研制并发布的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图源 Pixabay《指南》明确了六个关键应用...

IT之家最新消息显示,《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在10月26日发布,详细规定了人工智能在6大主要教育领域29个典型场景的应用标准,以指导学校和师生有序开展应用实践。两个重点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任务已经启动,让新技术更好地融入教育领域。该指南是北京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首次委托研制并发布的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

图源 Pixabay

《指南》明确了六个关键应用领域:"以智助学"、"以智助学"、"以智助评"、"以智助育"、"以智助研"和"以智助管",全面覆盖了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中的所有重要应用方面。对这六个重点领域中的29个典型场景提出了引导和规范,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管理和科研等各个方面发挥作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明确的操作框架,使复杂的技术应用变得易于实施。

AI学伴协助规划学习路径、语言学习助手提高口语听力技能、利用人工智能提供个性化学习辅导、VR模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在"以智助学"方面,《指南》强调,学校应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研究和实践,推动学生在不同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性、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面,《指南》提出,学校可为教师提供智能教学助手,在智能课程设计、智能备课、个性化教学、智能课堂管理、智能教学分析、智能作业批阅、智能辅导解答、智能学情分析等应用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工作质量的提升、效率的提高和减轻负担。

《指南》还鼓励学校利用人工智能构建面向师生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阅读、智能体育训练、智能美育教育、个性化心理支持等领域进行实践探索;借助人工智能积极打造新型智能教研生态;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多模态、全景、动态校园智能管理。

《指南》还强调对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进行规范,主张“以人为本”的应用理念,充分把握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审慎包容、安全规范地使用。强调严格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未成年人应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引和许可下适度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加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鼓励高校研究利用数字人、智能体等人工智能技术设立相关课程。

IT之家注意到,北京市教委等4个部门最近还发布了《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规定到2025年,全市将完成搭建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各级学校将普遍推广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到2027年,全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规模化、系统化和常态化应用基本形成。

广告声明:文中包含的跳转链接(包括但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旨在提供更多信息,节省选择时间,并仅供参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ezilouchuzuwang.cn/news/4795.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