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与隋颂伟对话:恒隆地产在红海里面找蓝海
北京五月春日交替初夏观感,五月的北京先是春日的尾声,继而初夏的序曲袅袅而至,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这个清爽悠闲的时节,我们有幸与恒隆地产董事 - 办公楼,住宅及服务式公寓隋颂伟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
2024年,正值观点商办暨资管大会期间,刚刚结束演讲的隋颂伟与我们围坐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发展与企业突围之道。
过去一年,商办市场复苏未达预期,受持续供给入市、办公需求不足以及企业灵活办公方式等因素影响,重点城市写字楼空置率持续攀升,租金面临压力下行。
在这个转型时期,企业应该在哪里寻找经营和发展之路?隋颂伟表示,市场波动难以避免,但恒隆希望在激烈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传授经验、分享见解,隋颂伟对我们的问题总是耐心回答,不到一个小时的交流中,关于市场走势,恒隆的发展策略等内容一一呈现。
应对市场波动的策略
疫情影响逐渐减退,2023年全国经济迎来复苏,但由于办公方式变革,写字楼市场整体恢复不及预期,行业面临挑战。
据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全国写字楼净吸纳量略高于历史最低值,空置率持续攀升。
2024年,持续的供需压力依然存在。
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数据显示,北京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环比下跌2.47%,空置率分别为北京20.2%、上海21.7%、广州19%及深圳30.6%。
面对当前环境,隋颂伟认为市场波动难以避免。
60年历程的恒隆地产已经见证行业起伏,对于当前市场形势,公司仍保持乐观态度。
隋颂伟认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这一增长不可复制。
在交流过程中,隋颂伟强调市场波动下,企业应做出调整,灵活利用资源,获取更大份额,更好为客户服务。
近年来,尽管全球经济面临挑战,恒隆如期推进多项工作计划,如杭州恒隆广场项目耗资60亿元,已成功布局11个项目。
从2023年财报来看,恒隆在内地市场营收增至69.67亿港元,同比增长3%。
恒隆还推出多元物业组合,如内地首个高端服务式公寓品牌武汉“恒隆府”、自营多功能办公空间“恒聚”等。
在行业变动中,恒隆持续调整创新,力求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隋颂伟多次强调,企业应不断提升软实力,在配套、服务、ESG等多方面努力,以此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和激烈竞争。
至于未来发展目标,隋颂伟表示,目标是努力的结果,但眼下更重要的是专注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
通讯过程中,隋颂伟的乐观和积极态度感染着我们,而恒隆地产踏实稳健的风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观点新媒体采访实录:
观点新媒体:如何看待商办市场的未来走势?
隋颂伟:市场波动难以避免。中国改革开放高速发展,这种增长不可复制。恒隆在城市中心打造项目,拥有品牌优势,保持乐观。
观点新媒体: 一二线城市商业地产还有潜力吗?恒隆的投资策略如何?
隋颂伟:若有合适机会,公司会考虑投资。恒隆在9个内地城市布局11个项目,会继续关注投资机会。
观点新媒体:恒隆在资产管理方面的做法?
隋颂伟:企业软实力至关重要,体现在多个方面,如配套、服务。隋颂伟强调重视客户体验和服务,并着重培养员工环保意识等。
观点新媒体:恒隆的目标与期许是?
隋颂伟:目标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好当下每项工作。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恒隆力求灵活调整,发挥自身优势。
观点新媒体:ESG方面,恒隆有哪些经验可分享?
隋颂伟:恒隆践行ESG,关注环保,提倡员工环保意识,实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