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news 正文
目录

学徒行记 | 走进中信大厦 在北京最高楼聊商办运维和创新

news2024-06-07 12:30461060
观点网 北京的五月末,随着风轻轻吹过,已经能闻到夏天的气息。 观点机构2024商办暨资管大会选址于商务核心区的北京最高楼——中信大厦。 中信大厦被视为北京的新地标,其建筑造型融合了古代樽形、城门等中国历史文化元素。塔楼核心筒为正方形,外轮廓为圆角方形,顶部内尊为圆形,顶部形状如花瓣,体现出“外圆内方、天圆地方”的人文气息。...

观点网 北京的五月末,随着风轻轻吹过,已经能闻到夏天的气息。

观点机构2024商办暨资管大会选址于商务核心区的北京最高楼——中信大厦。

中信大厦被视为北京的新地标,其建筑造型融合了古代樽形、城门等中国历史文化元素。塔楼核心筒为正方形,外轮廓为圆角方形,顶部内尊为圆形,顶部形状如花瓣,体现出“外圆内方、天圆地方”的人文气息。

中信大厦展现了时代之间文化互动的感受,不仅融入了首都城市的肃穆典雅风貌,更强调了新时代对未来创新的追求。

这一项目完全由中信集团旗下全资一级子公司中信和业负责开发运营。中信和业是中信集团专注于商业不动产运营管理的专业平台,管理的资产遍布全国近20个城市,包括北京、广州、重庆、苏州、青岛、沈阳、珠海等,目前共有近50个商业地产运营物业管理项目,管理总资产超过千亿元,资产管理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

中信大厦作为一座地标性建筑的建造和运营,无疑为商办行业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5月24日,观点企业课堂联手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走进中信大厦,学习这座北京地标性建筑的开发与运营经验。

在北京最高楼

与会嘉宾们约莫在早上九点就已集合在中信大厦,跟随中信和业工作人员的引导,参观了“多元中信 共创新可能”成果展和中信大厦。

数据显示,中信大厦占地面积1147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7万平方米(地上35万平方米、地下8.7万平方米),共121层(地上109层+4层夹层,地下7层+1层夹层),高度达528米,与CBD核心区建筑群、国贸建筑群、中央电视台和银泰中心等一起构成了北京新的天际线。

参观结束后,观点企业课堂的嘉宾们与中信和业高层进行了座谈,共同分享与交流中信和业在商办楼宇资产运营、物业服务、城市更新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探讨商办暨资管发展的前景和业务融合的创新做法。

中信和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劲率先致辞,对到场的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同时介绍了中信集团的发展战略以及中信和业的业务概况、探索和实践。

面对新的经济局势和行业发展趋势,中信和业聚焦于商业不动产运营管理领域,在“空间”、“环境”、“服务”三大场景上进行建设和创新,加强主营业务板块,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和价值,努力在塑造中信业务整合样板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

杨劲进一步解释道:“我们注重空间场景的创新,通过改善空间形态和价值挖掘,提升楼宇的使用效率;环境场景创新则侧重于科技支持,创造智能、绿色和人文健康的环境;服务场景创新依托中信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品牌优势,提供特色增值服务。”

杨劲讲话结束后,接着是高层分享环节。信悦商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邬新峰、中信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齐燕妮、中信和业城市更新事业部总经理向炜三位嘉宾相继分享了精彩内容。

据介绍,信悦商管是中信和业旗下商业运营板块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写字楼、商业、增值服务、IP开发、会展服务等领域。

邬新峰以“商业不动产场景创新实践”为主题,分享了中信和业关于“空间”、“环境”、“服务”三大场景创新的理念、实践和成果,并详细介绍了“信悦空间”、“信悦汇”、“信悦付”、“信悦家”等产品系列的创新和优势。

中信和业擅长利用空间重塑、科技赋能,打造IP衍生产品体系等方式进行产品创新。邬新峰表示:“中信和业通过空间、环境和服务的创新,旨在提升运营效率,实现管控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最大化,同时打造自身资产管理品牌。”

商办运维与重生

在中信大厦,与会嘉宾们确实能够感受到舒适度。

刚刚过去的五月末,北京气温已升至30度,气象专家宣布2024年北京的入夏时间比过去年份提前了13天。仍记得2023年北京夏季高温,气温多次超过40度。

高温天气频繁出现让更多人和企业开始重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商业项目从ESG角度关注可持续发展。

分享环节中,中信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齐燕妮以“运营赋能——中信大厦运营增值及资产创新管理”为题,分享了中信和业如何贯彻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资产管理者角度,将先进技术、ESG理念和绿色运营融入产品设计、开发建设到可持续维护的全过程,实现资产长期性管理和价值创新。

作为北京新地标,中信大厦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包括零废弃办公实践和零废弃楼宇打造方面,一直希冀达到国际水平。

齐燕妮指出:“由于绿色可持续运营对我们行业至关重要,包括无废弃办公楼宇的打造,这实际上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和持续提高的全生命周期工作。”

通过齐燕妮的分享与解释,与会嘉宾了解到中信和业是如何通过科技、管理、可持续经营和创新四个方面赋能,达到满足客户、降低营运成本、增值资产价值及收益的最终目标。

最后,齐燕妮用“回归需求、专业价值、持续学习、精进创新、长期主义”五个词分享了自己对穿越周期的理念。

随着房地产进入存量阶段,城市更新成为关键议题,中信和业在城市更新方面也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

中信和业城市更新事业部总经理向炜以“商业地标楼宇焕新 城市更新探索共享”为主题,详细分析了商务不动产城市更新赛道,并以京城大厦和国际大厦两个标志性项目的改造为案例,分享了中信和业在城市更新业务模式上的探索和经验。

通过他的介绍,与会嘉宾们对老旧楼宇面临的问题、推动过程及展示的新面貌有了更深入了解。

据向炜介绍,项目是否合适不仅要考虑公司经济效益的“小账”,还要考虑社会效益的“大账”。城市更新必须与属地政府的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相一致,才能实现项目价值释放,达到经济和社会双赢。

分享环节之后是互动讨论环节。

观点机构老朋友世联行首席技术官黎振伟接过麦克风,分享了当天参观学习的感受。他发言后主持了现场嘉宾们的互动与讨论。

中国金茂、中海地产、国瑞置业、WeWork等企业也加入互动交流,基于之前的分享展开讨论,探讨感受并提出问题,使交流更加具体和深入。

半小时的交流时间即将结束,现场讨论仍在继续。本次企业课堂接近尾声,嘉宾们在结束后继续聚集交流经验,期待下一次学习机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ezilouchuzuwang.cn/news/1354.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